“两高”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解释
原标题:“两高”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解释
今日(4月7日),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破坏解释》(法释〔2022〕12号,以下简称《解释》)。野生《解释》于2021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6次会议、动物2022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资源自2022年4月9日起施行。司法
《解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高习近平法治思想,发布犯罪针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破坏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司法环节发力,野生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动物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资源《解释》主要明确了如下问题:
一是司法调整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涉及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等罪名。以往司法解释按照涉案动物的数量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了规定,实践反映存在不能完全适应案件复杂情况的问题。鉴此,《解释》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不再唯数量论,而改以价值作为基本定罪量刑标准,以更好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二是全链条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当前,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形成“捕捞/猎捕-收购-贩卖”的利益链条。司法实践中,不仅要惩治前端的非法捕捞、猎捕环节,也要惩治后续的销赃环节。基于此,《解释》明确,收购、贩卖非法捕捞的水产品或者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解释》还明确了《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三是明确了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的处理规则。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研水平提高,不少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得到突破,一些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完全不依赖野外资源的人工繁育种群。在刑事追究上,不宜将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案件与涉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野生动物的案件同等对待。鉴此,《解释》规定,涉案动物系人工繁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所涉案件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1)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2)人工繁育技术成熟、已成规模,作为宠物买卖、运输的。
下一步,“两高”将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严格贯彻执行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文杰 李明)
(责任编辑:娱乐)
- 多家基金公司上报北证50指数基金 包括易方达、华夏、富国、汇添富、南方、嘉实、招商等
- 长江证券:维持华润万象生活买入评级 业绩彰显强劲增长韧性
- 复星系“割肉”核心资产,年内套现规模超百亿
- 药明巨诺旗下“129万元一针”天价药通过形式审查,距离进入医保还要多久?意味着什么?或将大幅降价
-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
- 墨西哥对华钢制研磨球启动反倾销调查
- 财政部下达资金预算1500万元 用于泸定地震相关地区公路应急抢通
- 俄欧“斗气”或放大欧洲债务风险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
- 37家公司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近七成预喜
- 高标准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 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 响应迅速!越秀服务成都公司开展社区震后安全大排查
- 119元一支背后,牙膏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 环保行业爆雷不断,中电环保还能年年分红,有何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