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科普】如果孩子再次患中耳炎 家长该怎么办?
预防
偶发的育儿中耳炎无法预防。对一些孩子来说,科普中耳炎有可能跟季节性过敏有关系,果孩该办过敏还可能引起鼻塞,再次阻碍液体从中耳到咽喉的患中自然排出。如果孩子似乎在过敏发作时更频繁地患中耳炎,耳炎你就应告诉儿科医生这一情况,家长他有可能为孩子做一些检查,育儿或者建议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科普抗组胺药或针对过敏的果孩该办鼻喷雾剂。
在用奶瓶给孩子喂奶的再次时候,将他的患中头部抬起,使之高于他的耳炎胃部,这样做可以防止孩子的家长咽鼓管被堵塞。你和家里的育儿其他人也不应该在孩子的身边抽烟。再强调一遍,儿童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更容易患中耳炎、细支气管炎、肺炎、肺功能低下以及哮喘。勤洗手也有助于保护你的孩子远离感染。另外,母乳喂养与儿童中耳炎发生率降低有关。不过,6个月大以后使用安抚奶嘴与中耳炎的发生有关,因此如果孩子容易患中耳炎,停止使用安抚奶嘴可能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孩子的中耳炎痊愈后不久,他再次患中耳炎,那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持续患中耳炎,或持续出现听力损失,他可能要去看耳鼻喉科医生,医生可能建议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鼓膜置管,即在他的鼓膜中插一根细小的通气管(又叫“鼓膜造口管”)。插入通气管之后,孩子的听力一般都能恢复正常。鼓膜置管还可以防止液体和有害细菌潴留在中耳,从而避免中耳炎再次发生。
需要进行鼓膜置管的指征包括:①中耳持续性积液3个月以上,并伴有听力损失;②症状明显的中耳炎反复发生,比如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或12个月内发生4或5次以上。如果医生提议为孩子置管,你可以就孩子的具体问题与医生详细讨论,确保完全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利弊。
记住,虽然中耳炎非常烦人且让人难受,但它一般比较轻微,而且在治愈之后不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大多数儿童到4~6岁时就不会再患中耳炎了。
来源:选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娱乐)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这些公司股价上涨,大片能否救市?
- 李家超:拨出3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以引进和投资落户香港的企业
- 外交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年内逾30条创新指数“上新” 深交所积极服务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 三星3nm制程最早有望于2024年开始供应 客户包括英伟达、高通等
- 高盛三季度利润下跌43%,但整体业绩超预期,正式宣布业务重组
- 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保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奥之心焕新OM-5真图泄露,11月底与大家见面
- 半年亏了2亿多,奈雪弯腰捡钱
- 郑眼看盘:暂止“五连阳”反弹格局未变
- 锂电池供不应求,储能板块这些个股涨停
- “19龙控01”债未按时兑付分期偿付款,给予30日宽限期
- 突发!河南安阳一厂房发生火灾:已致36死2伤,仍有2人失踪!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 证券时报:车企出海 擦亮中国品牌